毕竟不管是法力还是真气都有化腐朽为神奇,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力量,只是寻常修士和武者身上的法力和真气不管是质还是量都没能将这超凡的特性彻底展现出来。
但如果能以工业化的思想引导修真科技发展,这用真气或者是法力充电的手机和电脑也不是很遥远。
毕竟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是微观世界发展一小步,
人类社会发展一大步的精加工模式,可是对于工业科技来说很难突破瓶颈的一毫米、一微米、一纳米,对于修真领域来说反而是比较容易突破的。
毕竟现代工业科技怎么发现人都还是普通人,只能通过器具来观察和操纵微观世界,但修真领域的修士却可以随着修为进步直接用感官就可以观测微观世界并对此进行操纵。
这方面,修真领域的修士优势太大了,不过修士很难抛弃天然的崇高地位去为普罗大众进行基础领域的研究这也是修真文明不可避免的天然缺陷。
但不管怎么说,李青作为修真领域的巅峰和工业领域的学徒,汲取两家之长,来点亮科技树,并在某些领域上对后世进行快速的赶超可行性还是很大的。
毕竟哪怕李青对后世科技的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但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让每一个通过的人都有成为工程师的可能,也有一定的从无到有点亮科技树的可能,毕竟很多方面完全就是抄作业,后世的发展中国家普通具有后发优势就是有作业可抄。
不过哪怕对点亮修真特色版本的工业科技有信心有决心,李青也还是要耐心等待这个科技树生根发芽才能开花。
毕竟要补的课实在太多了,而能承担研发任务的除了李青自己外一个人也没有,哪怕只是做助手都很勉强。
不是李青小瞧古代人的智慧,实在是李青要短时间内把科技水平推进到后世的水平,也哪怕是后世真正的专家大拿来协助都只能望洋兴叹,无能为力,更不必说连科学体系都没有理清的古人。
客观的说,元朝之后东方文明就慢慢落后于西方了,毕竟中原文明更合适培养工程师而不是科学家、幻想家,我们更讲究现实意义,讲究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如果不能学以致用那么在我们的文化看来就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基础性研究对于个人来说确实是“没有意义”的。
不过李青,也不可能,千里迢迢的跑到西方去找那些不知道能不能协助到自己的现代科学奠基人抓过来帮自己搞研发。
不说西方人重名特别多,人难找,就是沟通也是个不小的问题,毕竟如今英语还没有成为世界语言,而且光是帮找来的助手理解李青的研发思路的时间就够李青搞完大量研究了。
只能等义务教育普及了,后面再通过高等教育加强,慢慢筛选人才,然后培养成自己需要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