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研究何家作坊的前途,就要谈一谈这家人的人口构成问题。
去世的何老头儿亲手建起这片作坊、也是作坊中唯一的支柱。那两个老婆子是亲姐妹,一个人称“春婆婆”、一个人称“秋婆婆”,都是他的妻子。“为什么会这样?”青羽曾吃惊的问。
“穷啊!总要吃饭吧。咋的过日子不是日子?就嫁了那个老棺材板儿!”春婆婆啐道。“我们两姐妹有什么奇怪的?我们的媳妇还是三姐妹呢!”秋婆婆接着道。
青羽的目光“噌”的转向那三个女人。
那三个女人怪不好意思的笑笑,头一个比较腼腆、第二个比较戒心重、第三个乡气里透着轻佻,但眉眼之间果然有相似之处。她们也是三姐妹,嫁了何家的三个儿子,何家儿子们不久陆续死去,她们成了寡妇,拉扯着四个孩子长大。“不要紧,大不了再跟四小子成亲,不浪费!”春婆婆斩钉截铁的说。青羽几乎没呛着,看着房中所有人都表情复杂,她不知怎么接口,只好再岔开话去:“这几个小孩真可爱,各自是谁的孩子呀?”
“大孙是大房的,小孙是三房的,二孙和三孙不知哪个是二房哪个是三房的。”这就是回答。
“不知……是什么意思?”青羽明显觉得脑筋不够用。
“差不多时候出生的,抱来抱去就弄混了。”春婆婆和秋婆婆很平淡的回答,并且为了青羽的诧异而感到诧异,“这有什么奇怪的?当年我们生三儿和四儿时,是同时生产,从生下来的开始就抱混了,从来没弄清过。也没什么嘛!”女人们小小声在旁边陪笑,她们的脑子都不是特别好,是乡间说的那种“傻婆娘”,不然,也不至于家里不看重她们,一家伙就齐绑着嫁出去、许给了何家三个。她们也没名字,娘家里叫大姐、二姐、三姐,到了婆家,改叫大娘、二娘、三娘,倒也方便。
这种得过且过、破败灰沉的人家,几乎是没希望的人家中、最没希望的一户,任谁想跟这种人家捆在一起,都注定受苦的。更何况,他们做的是蒲扇,而青羽这辈子最完整也不过是几个月前做的那把折扇,其他什么都不会的。
但是她坚持着留下来。她蠢,那些聪明人一眼就能看穿的谜题,她打破脑袋都想不通,但正因为此,连聪明人都难以走出去的困境,对她来说,也只是许多难题中的一道罢了。这道难题恰恰是“应该解决的”,而且她答应过,于是她就绝不肯放弃。
她给大家鼓气:“何老先生虽然去世,我们可以继续做扇子啊,只要有两只手,怎么会挣不出饭来?”每个人看着她,都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来、又或扭扭捏捏不好意思告诉她。铁生比较憨厚,抬起巴掌挠挠脑袋,对她说:“除了爹和几个哥哥,没人会全套手艺啦,大宝、二宝、三宝、四宝他们都太小,没学全。我手笨,会是会一点,做不快。当年我帮爹一起做,赚的钱也根本养不活全家。没用的啦!”
原来,当初是因为传统的蒲扇也养不活全家,何老先生才想换新手艺试试的呵?青羽道:“明白了!所以,我们会再想办法,但现在,先把老法子的扇子做出来吧。”
春婆婆盯着她:“你没听见吗?做了也赚不够钱的。”
“是。可是先做一批,就可以先把材料的帐付掉一些吧,然后还可以买一些米和菜吧?吃饱饭,就有了力气、也多一些时间可以思考。我一定想办法帮你们撑过去的!”青羽道。
秋婆婆嗤笑了一声。铁生道:“姑娘……你不必跟我们一起熬苦日子啊。你只是个过路人。”
“可是老先生捉住了我的手不是吗?”青羽理所当然道,“天的安排不会没有道理,我们能撑过去的!”说得那么斩钉截铁。
二宝拍手:“我就知道仙女来我们家帮忙了!”青羽听在耳里,脸一红:“我其实不会做什么,但请你们教我吧!蒲扇,或者任何有关的事,我能做什么,都会帮你们做!”
春婆婆叹了口气:“我们两姐妹会侍候蒲叶。”一指三个媳妇:“她们会劈扇柄。”再指指大宝和二宝:“他们会帮一点儿忙。”最后指着铁生:“你就坐爹从前的位置吧。”
“可是……娘,我手笨!做得又慢……”铁生慌张道。
“癞驴子也要上磨了。”春婆婆叹道,“这位姑娘说的没错。米缸里快没米了,我们总不能空着两只手阖家逃出去躲债吧?先把眼前的关挨过去再说。”
大家都动起来了!青羽笑着,向铁生深深鞠下一躬:“我手也很笨。麻烦你教我了!”铁生不惯这种礼数,手足无措的也弯弯腰,把脸涨红了。(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