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主要描述了书生张君瑞在寺庙中遇到崔相国千金崔莺莺,两人顿生情意,但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了崔老夫人的强行阻止、贼将孙飞虎派兵欲抢莺莺为妻等重重障碍,两人在丫鬟红娘的帮助下,最后实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
这部杂剧改编自《会真记》,相比之下加入了红娘作为张崔两人感情的助力,成功帮助二人终成眷属。
相比之下,黛玉说的是“纱窗也没有红娘抱,”暗示她与宝玉的结局,没有出现“红娘”这样的人物来帮助他们,也就是崇祯帝与大明之间,最终没有白头到老,而是一个凄惨的结局。
鸳鸯道:“剩了‘二六’八点齐。”
黛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
上二下六,八点整齐地排成两行,很像是左右官人引百官分两行朝见皇帝,再次暗示了林黛玉隐射的皇帝身份。
原句出自杜甫的《紫宸殿退朝口号:
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双瞻御座”本是指两边的官员在女官的引导下,参见皇帝,作者在写的时候改了一个字,把御座的御字改成了黛玉的“玉,”点出黛玉的座位就是皇帝的座位。
鸳鸯道:“凑成‘篮子’好采花。”
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药花。”
篮子”是成套点色的名称,三张牌是六六、四六、二六,四与二加起来也是六,成“一副儿”,叫“篮子”,以“二”像篮柄,“四”像篮筐。
仙杖香挑芍药花”,典出《诗·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意思是男女相赠芍药以结情好,这里暗示黛玉离开时对宝玉不舍的情感。
仙仗”出自杜甫《收京三首》第一首,背景还是唐明皇时期杂胡安禄山叛乱,明皇离开皇帝宝座之后,我们可以看一下这首诗:
仙仗离丹极,妖星照玉除。
须为下殿走,不可好楼居。
暂屈汾阳驾,聊飞燕将书。
依然七庙略,更与万方初。
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
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
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
叨逢罪己日,沾洒望青霄。
由于诗太长,只选取前面一段,作者用这首诗前面的部分来隐喻崇祯帝离开紫禁城,离开皇帝宝座,并下罪己诏,梅山自缢之前的那段凄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