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方面基本做到每人一支火枪,步兵配有长度较长,射程较远的步枪外加腰悬长刀,骑兵则配备较短的骑步枪加上马刀,弓弩现在因为火器技术的提高已经基本退出装备范围了,在外观上已经都有了近代军队的影子,对于其内核江澈更是下了大功夫进行思想教育,军政官隔三差五地组织集体教育活动,加强士兵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以及军人荣誉的培养,在充足的资金供应下,江澈几乎倾尽所有打造了这么一支两万多人的精锐之师,所赚取的收入除了正常发展以外,其他全部投入到了新军打造之中,耗费的钱财是个天文数字。
所幸一切都会有回报,江澈自信这支部队凌驾于时代所有所谓的精锐之上,能做到以一当十,换而言之如果几年前的大战有他们在的话,江澈根本不需要援军,硬碰硬都能把八旗兵打废。
除了军事方面,江澈要发展肯定是需要钱的,蓟镇特区的建立使江澈可以不受中央干涉,按照所思所想来进行规划和建设。
首先推动的便是工商业的发展,他要组建新军就必须要有钱,于是采取了大量措施鼓励商人的进入,包括减免税赋,地租,财政鼓励,最关键的是地位上的提高,在这里他们的子弟可以入官学,可以参加行政工作,只要遵纪守法,不偷税漏税,政府不会莫名其妙地查抄他们的家产,一切该有的权益应有尽有,表现突出者江澈会授予他们荣誉称号,以表彰其地位,这种待遇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一时之间蓟镇涌入了大量的商人,一些选择在此常驻,还有一些则把这当作往来的重要据点,一来一往带来海量的商品流通,同时把蓟镇内部生产的产品输送到各地,极大地刺激了经济,江澈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顺便管理行商的秩序,还建立了一个北地商会,由政府领头,好多大商人合伙,一些列中小商人加入形成松散的联盟性质团体,制定行业统一的规范,同时加快先进技术的传播,江澈采取这种方式强行打破了行业间的垄断,各行各业都被划进其中,政府制定规矩,起到宏观调控,稳定市场的作用。
至于工匠江澈采取的鼓励方案差不多,金钱加上荣誉,并且也通过建立工会类似的组织加快技术流通,同时组织他们学习新的科学知识,不指望里面出个大能吧,但好歹能对眼下技术瓶颈取得突破,这些人以前都是师傅传授,徒弟学习,说白了只是经验的积累,要提高技术水平必须要学习,才可能创新发展。
农业方面,因为江澈提醒的原因,朝廷已经派人找到了红薯等高产作物,在几经波折后终于被世人所接受,如今渐渐开始大规模种植,蓟镇这边自然也有,江澈使大力气抑制土地兼并,尽量把土地的集中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百姓如果能力够强可以购买土地,毕竟适当的土地兼并可以把一部分劳动力逼进工场,但是这有限制,江澈不可能让他们发展到那种控制乡村的大地主程度,尽量保护中下层农民的利益,避免大部分人重新变成没有土地的流民,幸亏从前蓟镇作为前线而且经常打仗,这里的大地主弱得很,江澈轻轻松松,威逼利诱地把他们收拾了,反抗的一概清洗,有点儿眼光的现在已经转行进入手工工场模式了。
江澈就这样一边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一边大力支持工商业发展,两者齐头并进,并没有牺牲谁来成全另一个,工农商比例始终保持微妙的平衡,在不断涌入的充足劳动力和不断扩大的市场,充足的原料下,原本荒凉的边关,背靠北地这个腹地,经济迎来了史诗性的腾飞。
即使是后边的北地第一大城,燕京城,它的经济总量虽然仍在蓟镇之上,但论活力和发展潜力,就已经落后于这座曾经荒凉的小城。
南连河北,北接塞外广阔的草原,蓟镇天然处于交通枢纽的位置,未来还可作为控制辽阔游牧地区的要冲,其潜力是无穷的,一定会有更深远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