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猛地抬头,泪流满脸地说道:“父皇,您问我为什么那么不喜太子位,我不是为了武二妹,更不是为了逍遥王爷的慵懒生活。我在铭善书院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王朝更迭与粮食有关。既使父皇您今天富有四海,咱母后在后宫仍要提倡节衣俭食勤俭渡日。您作为皇帝尚且还要节俭渡日,那治下的万万百姓岂不是在饥饿渡日。您勤勉政务换来的就是百姓嗷嗷饥鸣?您的《大唐律》再好,百姓有一个饿着肚子就是您施政的失败。前些时日,您领着文武大臣和我们三个皇子微服私访关中地界,您是亲眼目睹关内二十三州两府,只有岳小梦位于凤翔府封地的富安县富裕安稳,其余各州都是业绩平平,更有州府穷蹙困顿。我当时就在想,父皇已经是前无古人的最勤勉的帝皇,为什么咱们大唐还有如此多的贫穷州县。近日来我才想通原因,清官不睬钱粮事,十里八乡荒芜地。咱们大唐有1557县,每县大约人,每个县官的能力不能仅靠他们自编自写的折子,也不能依靠他们上官知府的一家之言,御史的风闻也不可靠,必须得是咱们李唐王族最忠诚的战士微服暗访,才有望不让父皇的治国良策付水东流。承乾愿让出储位,甘当咱李唐皇族的忠诚战士。”
李二听到这里,恨声笑道:“哈哈哈,荒唐至极,咱大唐没人了么,非得需要你一个太子都当观风使?”
李承乾面无表情地回道:“父皇明鉴,圣人都有私心何况常人乎?不是咱李唐皇族的儿郎,难有这忠诚客观的立场去处理暗访各县的琐碎繁事。”
李二轻蔑地说道:“你的皇叔们可以处理这些琐碎繁事,还用不到你这个太子出场。”
李承乾恭敬地回道:“但请父皇举荐一位智勇双全忠诚可信的皇叔,如果不担心将来大唐诸侯割据如周幽王时强枝末干,您可以如此安排。”
李二狠灌了一壶茶水,沉声说道:“你真不是为了武二妹忤逆父皇?”
李承乾心里咯噔一下,恭敬说道:“少年慕少艾,发乎于情,止乎于礼。我未及冠,二妹也未及笄,岂能乱了分寸?我敬武二妹聪慧贤淑,所以也不想在父皇面前遮遮掩掩。成年之后,我会向父皇请恩旨求娶武二妹。现在不作他想。”
李二狠狠地瞪了李承乾一眼,继续说道:“你有如此见识也不枉朕和你母后呕心沥血教导一番。但你身为太子,除了这次疯癫事出突然,以你往常的端正行止还是甚合朕意。这太子的身份非你莫属,这皇室暗访观风使朕另有安排。”
李承乾脸色一变,赶紧劝阻道:“父皇,正因为我是您最信任和看重的太子,我才能不挟私心公正暗访和公平处理各县琐事。这计划是我提出的,我最有资格作为执行人来全力施行。也只有我退出储位,我才能安全的游走全国。无论是我的哪个弟弟荣登储位,也只有我才能做到宽和平静的对待,不生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