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81章 魏淑芬:嘻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魏淑芬虽然没有一个个详细去了解。

——她也没这个时间精力去一个个了解。

魏淑芬清楚。

田小蝶,以及除了她外其他三十几人结局的最关键的底层原因,就是那场结义。

但魏淑芬却并没有觉得他们有什么错。

尤其是了解了事情始末后。

三十六贼各个都天生性格叛逆是一部分。

这件事本就是有人想借题发挥。

真正导致一发不可收拾的导火索,是术字门胡海旺的死。

相当于术字门掌门逼迫其他门派也必须跟着照办。

让其他掌门想大事化小都做不到。

至于那些追杀他们的名门正派的理由,魏淑芬也不屑一顾。

全性怎么了?

善恶自有一杆秤在心里。

说什么现在没有功夫分辨善恶,要把精力集中在抗战救国上。

可实际行为呢?

却是南辕北辙地自我消耗。

无根生只不过是全性罢了,又不是瀛国人。

再说了,就算是瀛国人,那也分左翼右翼。

魏淑芬在画面里也见到过不少瀛国的国际主义战士。

说到这个,魏淑芬就想到了唐门的那两位。

许新、董昌。

因为这俩人上次绵山之战见过,魏淑芬好奇就看了一下他们的结局。

那段“集中精力抗战救国”的话,具体就是从唐门门长唐炳文口中说出。

唐炳文知道三十六人没有什么过错,但这个时代必须选择一方立场,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撞出一个新时代,在新时代,或许能够容纳所有立场。

那时候就不会再有三十六贼的悲剧。

嗯,唐炳文老门长说的很通透,很有哲理。

画面的许新被说的直接后悔。

董昌虽然也明白,但更讲义气、更像是古之侠客的他选择了死亡。

魏淑芬旁观都觉得很有道理。

只是,对于现在能借白墨进行“大罗洞观”的她来说,想确定一件事情是否正确太容易了。

唐炳文说选择一个立场。

那么名门正派追杀三十六贼的立场到底是什么?

是正邪还是中日?

不是说团结一致对外,坚定地撞出一个太平盛世么?

然后魏淑芬就发现了一个这几天白墨和她聊天时谈到过的一个事情。

白墨向她表示,唐门为抗战付出了很多。

胜利后又主动退让,放弃吃饭的刺杀,又第一个拆掉大型机关。

总感觉唐门一直在吃亏。

后面也就算了,哪都通出现,整体风气就是压制异人界。

可一开始呢?

那几位可不会卸磨杀驴。

这里就有答案了。

上面那段理由,其他门派就是单纯拿来用着当追杀三十六贼的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真信奉的没有几个。

很可惜,唐炳文,唐门长,正是这么个知行合一的人。

但也正是因为他知行合一,导致了唐门之后的遭遇。

唐门位处川地。

38年,也就是两年前,两大势力在川渝地区商谈,进行合作抗战。

唐门绵山之战能邀请到当地游击队协助,已经说明了唐门的立场。

但问题就是,唐炳文那套立场坚定,不论善恶的行为准则。

他能不论善恶,因为三十六贼与全性有关就选择杀,并且让苟活的许新发誓,见一个杀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