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04章 皇帝最后的倔强(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周晓从宫里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身的冷汗,他万万没有料到李攸居然会在大朝会上来这么一手。

其实不仅是周晓觉得惊心动魄,几乎所有的朝廷官员都被李攸的操作给镇住了。

而等到这个消息扩散到皇亲国戚等权贵家族时,所有的家主都将自己的清客叫到书房里开始商议起来。

而林雅菡却对这个消息处变不惊,因为她在前世也经历过。可以说,这件事导致了大圣朝历史最惨痛的一次宫廷政变。

李攸在这次大朝会上给首辅和吏部尚书分别加官正一品的太师和太保。太师、太傅和太保被称为“三公”,基本是封建时代朝臣的最高封赏了。

也正因为如此,这三个职位基本都是追封给过世的重臣。如果是授予在世的朝臣,那基本就是他已经致仕。而且这种致仕还不是那种日后可以起复的致仕,这种致仕就是彻底的退休。

因此李攸给首辅和吏部尚书授官看上去是褒扬,实际上确实明目张胆地要他们致仕。而且最为有趣的是,首辅乃是太子李瑱的老师,吏部尚书则是大皇子秦王李璋的舅父。

众所周知,财政权和人事权是控制一个实体的最关键两个权力,因此大圣朝首辅和次辅按惯例虽然会兼任某部尚书,但绝对不会是吏部尚书。

虽然户部尚书掌财政权,可是皇帝手里也有内务府可以对抗财务权;反倒是吏部尚书的人事权实在是太厉害,五品以下官员有任免决定权,三品以下官员有考察权。因此吏部尚书也被誉为“天官”,乃是大圣朝中枢唯一可以和内阁首辅分庭抗礼的官员。

李攸不仅给首辅加封了太师,同时又夺掉了他兼任的户部尚书。大圣朝的内阁大学士中兼任户部尚书的那位通常就会默认为首辅,这个惯例倒是与后世英国的文官制度相似。

英国首相同时会兼任英国的首席财政大臣(First Lord of the treasury),只不过英国的财政部实际上的主管是次席财政大臣(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或者可以称为“度支大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