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欺瞒单于,我们陛下犹豫了很久,最终做出这个决定,实属无奈,我们汉军粮草已尽,已是山穷水尽,就算单于围而不攻,我们也会被饿死冻死。除了向单于称臣,我们别无他法。”
陈平说的句句属实,冒顿自然心知肚明,勾唇一笑,不作声。
“单于,与汉军议和,不仅解了汉军之围,对匈奴来说,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冒顿一挑眉,好奇道:“这怎么讲?”
“单于,如果您下令攻击汉军,我大汉开国皇帝若死于单于剑下,那汉朝与匈奴便结下了血海深仇,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边境都将动荡不安,兵戈不止,受苦的是边疆的两国百姓,将永无宁日,苦不堪言。”
“本单于可以进攻中原,灭掉大汉,取而代之,那就不存在边境问题了。”
陈平点点头,道:“不错,匈奴骑兵确实有夺取大汉的实力。但是夺取之后呢?匈奴是草原国家,民众以放牧为主,而汉朝是以农耕为主,没有那么多的草原供给匈奴。一旦匈奴士兵来到我大汉居住,势必会水土不服,那么战斗力将大大削弱,而我们汉朝百姓也不会忘记国破家亡之仇,必会重新集合兵力,卷土重来,士气必大增,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到那时,单于就敢保证匈奴会再次胜出吗?这个世上没有常胜将军!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冒顿皱了下眉,陈平的话言之有理,他不得不考虑。
见冒顿似是动了心,陈平再接再厉,话锋一转道:“可如果单于同意与我们大汉议和,接受我们俯首称臣,那情况就大相径庭了。”
冒顿笑了下,好奇道:“那你倒是说说,接受你们称臣,对我们匈奴有什么好处?”
“是。一旦单于接受议和,两国将刀兵止息,边疆百姓没有了外敌的侵扰,也可以安稳度日。我们陛下愿意把自己的公主嫁与单于,皆为秦晋之好,让我们两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对百姓而言,这是莫大的幸事,不管是汉朝百姓,还是匈奴百姓,都向往太平日子,一旦我们和谈成功,匈奴百姓也会感念单于的恩德。”
陈平顿了顿,继续道:“并且一旦成功议和,我们汉朝会年年向匈奴进贡,我们会把上好的绫罗绸缎、珍珠玛瑙以及绝代美人进献给单于,单于不费一兵一卒,就年年得到这些贡品,这不是一举两得嘛!我听说单于已经统一了北方草原,还有西域诸国,如今再让大汉臣服于单于,那单于便是匈奴史上第一位大有为的君主。威名远播,震动四野!”
冒顿面色平静,可心中早已激情荡漾,不错,他动心了。
“单于,我们是真心实意想跟匈奴议和的,日月可鉴!还望单于三思!”
“好了,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了,我不能立即下决定,也得跟将军们商量几下。”
“是,在下静候单于佳音。”
陈平冲着冒顿恭敬地一行礼,便退出了大帐。
帐内的其他将军虽然听不懂汉话,但也有翻译从旁解说,他们也知晓了汉使的此番来意,个个面色复杂。
冒顿环顾一圈,道:“刚才汉使的来意,你们也听到了,你们怎么看?要不要接受汉朝称臣纳贡?”
大家面面相觑,一时拿不定主意。
“单于,本来我是支持出兵立即剿杀大汉皇帝的。但刚才那个汉使说的头头是道,我觉得也在理,干脆咱们接受议和吧。”不错,陈平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强势改变了众将军的看法,实在难得!
“是啊,单于,我也同意议和,年年接受汉朝进贡,这不很好嘛!如果杀了汉帝,又能怎么样呢!”
“我也同意议和。”
“我也同意。”
冒顿见大家居然异口同声,都支持与汉军议和,有些意外,他点点头,道:“其实我也赞同那个汉使说的,议和对我们更有利。这样吧,左谷蠡王,你去准备议和的文书,与其他将军商量一下每年汉朝向我们进贡的具体财物、数量。”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