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62章 盛典生危(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玉帝面上隐含笑意,双目微阖,看不清其中风采。

王母则笑意嫣然,满目惊艳,只是眸光闪烁间,自有丘壑。

等她终于踏足玉帝王母身前,二圣都是满目欣慰。

欢欣笑声洒落高台,众神尽收入耳,心中笃定司法天神深受玉帝王母器重,不可轻慢。

“臣,木卫宁参拜陛下娘娘”卫宁郑重躬身下拜。

一字一句,如风过耳,似泉暗流,令人闻之心静。

“免礼,平身。”玉帝伸手虚扶,王母点头附和。

卫宁起身退在一边,王母亦起身恭立。

玉帝长身而起,踏步上前,立于高台边缘。

高踞众神之上,君临天下,睥睨众生。

佛教、阐教来人早在卫宁落辇之时已经起身。

此刻玉帝现身,超然如两教翘楚,不屑如杨戬哪吒、新附未归心如封神榜上诸神,都恭敬垂首,以示尊崇。

“旦逢良辰,顺颂时宜。方今凡尘,战止乱休;吊民伐罪,垂拱章平;日月其迈,时岁盈新。”

他说的情真意切,一副爱重生灵的尊长模样。

看的杨戬皱眉欲呕,好一个心怀众生的玉皇大帝。

如此虚伪做作之人,怎么可能安心悟道,退隐辞世。

其余天蓬、哪吒等人眸生讥诮,心中冷笑。

其余知道前情的人,均是面色平静,毫无波澜。

至于心中作何感想,那就不得而知了。

高台之上,卫宁看着不远处的魁伟背影,听着他的慷慨陈词,眸色无波,唇角甚至带着一丝笑意。

只是心中对这位玉皇大帝的警惕之心更增加的数分。

台前的玉帝意气风发,“今有忠义之士,奉天道伐不仁。功德加身,诸神归位,天庭之喜,宜嘉宜贺。”

忠义之士?

这其中有多少视人命如草芥的大能,何尝有仁义之心。

又有多少真正的忠贞之士,拼死力战,埋骨荒山,不说荣耀加身,连名字都没能留下。

诸人心思各异,却没有谁能打断玉帝的长篇大论。

卷帘天将将捧在手中多时的诏书奉上,玉帝侧身取出,展开宣读:“兹有女仙卫宁,承盘古遗泽,受女娲教戒,日表英奇,天资粹美。

一人元良,以贞万灵。仁惟任重,以安万物。嘉谋独举,长筭必克,任总机衡,庶绩惟允。遐迩属意,允膺守器。可堪司法天神尊位。

而今俱册诰封,俯顺舆情,谨告天地,以重万年之统,以繁三界四海之心。”

说到最后,他将黄绢诏书卷起,双掌高举敬告苍天,仰望苍穹。

济济万人,无一丝嘈杂,所有人都屏息凝神,静候天意。

虽然当日瑶池外,卫宁已经功德加身,获赐司法天神印信。

可今日四方诸神齐聚一堂,若是一丝神迹也无,怎能服众!

卫宁眸光如刀,直射那天界至尊。

这是要毁她的根基威信,今日如果无功而返,纵然她手持印信,又有谁能信服。

果然老谋深算,

知道当日之事的众人,此刻也不禁提起了心。

杨戬浓眉皱起,直视高台上的玉帝,眼含惊雷。

眸光闪烁间,又生出些担忧来,久久难平。

其余如天蓬、织娘等与卫宁关系密切的有识之士,无不心中忧急。

卫宁抬头看着浓云翻滚的天际,心中毫无波澜。

纵天不佑之,吾心终不悔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