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李老夫人也开口道:“如今西岐姬发,在姜子牙辅佐下行仁政,深得民心。若能助西岐推翻殷商,也算为天下百姓做件好事。”
李太公目光坚定,看向李靖:“吾儿,你武艺高强,又有哪吒这等英勇的孩儿。我们李家不能再坐视不管,应助西岐一臂之力。”
李靖思索片刻,想到自己镇守陈塘关时,百姓对殷商统治的恐惧与无奈,终于下定决心:“父亲,母亲,孩儿听您二老的。”
于是,李靖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往西岐,表明愿率陈塘关将士相助之意。同时,李太公和李老夫人在陈塘关积极筹备,鼓励百姓支持西岐义举,筹备粮草物资。
西岐方面,姬发与姜子牙收到李靖的书信,大喜过望。姜子牙说道:“李靖父子威名远扬,若得他们相助,伐纣大业又添助力。”
不久后,李靖亲率陈塘关精锐将士,带着充足的粮草,奔赴西岐。姬发率众人出城相迎,李靖一家与西岐众人相见,共商伐纣大计。从此,李靖一家正式加入西岐阵营,为推翻帝辛的残暴统治,开启了新的征程。
当帝辛得知西岐大军兵数日之内。连破数城。,一向沉迷酒色、疏于朝政的他,终于慌了神。朝堂之上,大臣们议论纷纷,一片慌乱。帝辛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闻太师身上,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闻太师,如今西岐叛逆,公然犯我朝歌,唯有你能领军退敌,朕命你即刻出征,务必将那姬发、姜子牙等人一举剿灭!”帝辛语气急切,眼中满是焦虑。
闻太师心中虽对帝辛的昏聩不满,但念及殷商数百年基业,还是单膝跪地,沉声道:“陛下放心,老臣定当竭尽全力,保我大商江山。”
领命之后,闻太师立刻着手调兵遣将。他深知西岐有姜子牙辅佐,绝非易与之辈,于是挑选了殷商最精锐的部队,又点齐了数位能征善战的将领。
出征之日,朝歌城外军旗猎猎,闻太师身披黑色战甲,头戴金盔,威风凛凛地跨坐在墨麒麟上。他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的将士,高声喊道:“将士们,西岐叛逆,妄图颠覆我大商。我们身为大商子民,当拼死扞卫家国。今日一战,只许胜,不许败!”
“必胜!必胜!”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震四野,士气高昂。
随后,闻太师一挥手中的金鞭,墨麒麟嘶鸣一声,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西岐营地进发。
西岐营帐内,姜子牙正在与姬发商议战事,忽有探马来报:“启禀丞相、主公,闻太师率领殷商大军前来,距离我军营地已不足十里!”
姬发微微皱眉,看向姜子牙:“丞相,闻太师威名远扬,此次来势汹汹,我们该如何应对?”
姜子牙微微一笑,镇定自若地说道:“主公勿忧。闻太师虽厉害,但我们也有制胜之策。且先按兵不动,待我观其阵势,再做计较。” 说罢,姜子牙起身走出营帐,登高远望,只见远处尘土飞扬,殷商大军如黑色洪流般滚滚而来。一场决定商周命运的大战,即将在这片土地上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