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37章 《平凡的世界》的时代背景与写作特点(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二、《平凡的世界》的写作特点

(一)全景式的现实主义描绘

“《平凡的世界》采用了全景式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广阔的社会画卷。”老师翻开手中的书,指着相关段落说道。“路遥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从农村到城市的不同生活场景,涉及到农民、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等各个阶层的人物。”

老师神情中透着赞赏:“从双水村的田间地头,到黄原城的工厂、学校,再到省会城市的机关单位,作品全方位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例如,对双水村村民日常生活的描写,从家庭琐事到集体劳动,从婚丧嫁娶到邻里纠纷,无不生动真实,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陕北村庄。这种全景式的描绘,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历史厚重感。”

(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塑造

“路遥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使每个角色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代表性。”老师继续分析。“以孙少安为例,他是一个典型的农村青年,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同时又有着改变家庭和村庄命运的抱负。在当时农村的环境下,他既要遵循传统的家庭观念,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妹,又要敢于尝试新的生产方式,带领村民致富。”

老师举例说明:“孙少安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抓住机遇创办砖厂,经历了成功与失败的起伏。他的性格坚韧、务实,同时又有着农民的质朴和局限。又如孙少平,他与哥哥不同,更具理想主义色彩,渴望精神的富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他在城市中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却始终坚持阅读,追求知识。这两个人物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因不同的性格和追求,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经典的人物形象。”

(三)朴实真挚的语言风格

“《平凡的世界》的语言风格朴实真挚,充满了生活气息。”老师强调道。“路遥运用简洁明了的文字,不刻意雕琢,却能精准地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作品中大量运用陕北方言,如‘咥’‘额(我)’‘婆姨’等,增强了作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老师念了一段书中的文字:“‘他慢慢把那张钞票塞进破盖得卷起来的烂被套里,用手在外面摸了摸,端着碗来到灶房,破例买了一碗白菜粉条汤。他把菜汤倒进自己的碗里,然后又从书包里拿出一个黑面馍,掰碎泡进去。’这段描写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生动地展现了孙少平贫困但自尊的生活状态,让读者感同身受。这种朴实真挚的语言风格,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更容易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情节设置的跌宕起伏

“作品的情节设置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老师接着讲解。“路遥巧妙地安排各种矛盾冲突,使故事充满悬念和吸引力。例如,孙少安的砖厂在发展过程中,先是取得了成功,让他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然而一场意外的事故导致砖厂倒闭,他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就在读者为他的命运担忧时,孙少安又凭借顽强的毅力重新振作,再次将砖厂办了起来。”

老师分析道:“这种情节的起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更深刻地展现了人物在面对挫折时的坚韧和不屈。同时,书中多条情节线索相互交织,如孙少平的城市奋斗历程、孙少安的农村创业故事、田润叶与孙少安的感情纠葛等,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复杂的故事网络,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生活的波澜壮阔。”

“同学们,《平凡的世界》通过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独特的写作特点,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希望大家课后能亲自阅读这部作品,去感受那个平凡世界里不平凡的人生。”老师总结道。

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却依然沉浸在《平凡的世界》的氛围中,意犹未尽。小杰和同学们热烈地讨论着,他们被作品所展现的时代风貌和写作魅力深深吸引,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书本,开启属于自己的平凡世界之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