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赋能:200亿的产业新生态
沈知意划拨的200亿资金,在产业链上掀起连锁反应。量子设备供应商的订单暴增300%,机械臂工厂24小时满负荷运转;AI编剧平台涌入百万创作者,为新片提供创意支持;就连演员的私人健身教练都接到订单,通过智能设备为居家拍摄的明星定制形体训练计划。
“这笔资金不仅是拍摄预算,更是生态催化剂。”沈知意在项目启动会上展示数据模型,“我们将开放部分拍摄权限给元宇宙用户,观众可以通过付费成为‘虚拟群演’,甚至影响剧情走向。”这一创新模式引发资本市场关注,星宁的股价在消息公布后暴涨27%。
管理革命:副总裁的多维赋能
三位副总裁各自展现独特的管理智慧。陈凯歌在汴京影业搭建“文化算法库”,将千年历史文化元素转化为数字资产,为古装剧提供创意支撑;张艺谋在沪市子公司成立“视觉实验室”,用机械臂探索光影与量子特效的边界;冯小刚则在北京分部推出“全民创作计划”,鼓励素人通过AI工具参与剧本创作。
在项目管理上,量子协作系统发挥关键作用。三位副总裁通过全息投影召开跨国会议,机械臂实时标注项目进度;AI风险预警系统自动识别拍摄隐患,提前调整方案。“我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导演,而是科技影视生态的操盘手。”张艺谋在采访中展示智能终端,上面显示着《量子长安》的全球预售数据已突破50亿。
未来图景:影视产业的量子跃迁
当夜幕降临,星宁总部的量子灯光照亮杭城夜空。机械臂组成的“电影胶片”图案在云层中闪烁,象征着影视行业的全新纪元。沈知意站在观景台,看着手机里不断刷新的拍摄动态:某演员在家中完成水下戏份拍摄,机械臂用纳米气泡模拟水流;某剧组通过元宇宙直播拍摄过程,吸引千万观众在线打赏。
“30部新片只是起点。”她对着全息通讯器微笑,“当居家拍摄成为常态,当每个人都能参与影视创作,我们将重新定义娱乐产业的边界。”在这个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的时代,星宁正用200亿资金和创新模式,书写着影视工业化革命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