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70章 太白心知神仙术,大唐国威慑四海(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六月二十三日,李隆基任命单于大都护忠王李浚为河北道行军元帅,以御史大夫李朝隐、京兆尹裴伷先为副帅,统领十八位总管率军征讨奚与契丹。

可突干企图进犯平卢,唐军先锋使乌承玼在捺禄山将其击败。

大唐这一次大胜振奋了所有子民的人心,天朝上国之名远播蛮夷之地,使各国来朝,吐蕃不敢再行鬼蜮伎俩,东西突厥同时入贡。

盛夏,吐蕃使者携国书来到唐蕃边境请求和谈的消息传入长安,在太极殿内引发了一场关乎西北边疆命运的朝议。

自开元二年以来,吐蕃屡次要求以平等\敌国礼\相待,双方在河西、陇右地区的拉锯战已持续十余年。

就在这个微妙时刻,忠王府友皇甫惟明借着奏事之机,向李隆基进言:\陛下可记得金城公主远嫁吐蕃已历二十年?和亲之利,正在此时。\

李隆基闻言面色凝重,从御案上取出一卷文书:\三年前吐蕃赞普的国书言辞悖逆,竟称'唐蕃同为大国',此等僭越岂能轻恕?\

皇甫惟明不慌不忙奏对:\臣查吐蕃赞普乞黎苏笼猎赞继位时年仅八岁,今不过弱冠之年。当年那封悖逆国书,恐怕是吐蕃边将伪造,意图激怒陛下重启战端。\

这番话让李隆基神色稍霁,殿内烛火摇曳间,这位帝王想起了祖父高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的盛况。

皇甫惟明见机深入剖析:\自张玄表天兵军擅自越境劫掠吐蕃部落,事在开元四年,两国信任荡然无存。边将往往养寇自重,战事连绵徒耗国库,河西百姓十室九空。若遣使重修旧好,令其称臣纳贡,实乃长治久安之策。\

这番话语直指时弊,朝堂上原本主战的将领们顿时哑然。

次日黎明,李隆基亲点皇甫惟明为特使,携内侍省宦官张元方持节出使逻些城。

当唐使队伍翻越积石山时,吐蕃赞普早已在布达拉宫备下盛大仪仗。

年仅22岁的乞黎苏笼猎赞捧出珍藏多年的贞观遗物:褪色的文成公主嫁妆清单、松赞干布用过的鎏金马鞍,最引人注目的是装裱完好的十三道唐朝敕书。

\这些珍宝见证着唐蕃甥舅之谊\,赞普指着殿内悬挂的文成公主画像动情道,\自金城姑母入藏,吐蕃视大唐为母舅之邦,奈何边将屡生事端。\

说罢,他亲自展开用汉藏双语书写的国书,其中\义同一家\四字墨迹犹新。

是年十月,吐蕃大相论名悉猎携重礼随唐使返京。

在呈递李隆基的表文中,赞普以\甥\自称,痛陈张玄表越境劫掠的旧事,坦言:\往昔使者屡遭边将阻隔,今蒙圣朝遣使垂问金城姑母,如拨云见日。\

这份充满温情的国书彻底打动了玄宗,当论名悉猎献上镶嵌绿松石的黄金\甥舅宝册\时,大明宫鸣钟九响,宣告着自神龙以来断绝近三十年的唐蕃甥舅关系正式恢复。

至此,大唐国内河清海晏,边境兵戈暂歇,大唐的国力与威望被推至顶峰,李隆基龙颜大悦,大赦天下,赦免死刑犯二十四人。

只是,就在这个人人为之喜悦的时候,张宰相府邸内传来了噩耗,为国效力一生,侍奉三代君王的张宰相张说因病离世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