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42章 商标之争(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老东西,这是违禁品。\黑衣人把项圈塞进自己口袋,\现在不准戴这么多银饰上街,影响市容。\

龙安心的拳头攥得发白。他认得那项圈上的纹样——是苗族迁徙史诗中记载的\十二道太阳纹\,整个雷公山地区会打造这种老工艺的银匠不超过三人。

当黑衣人走到他面前时,龙安心主动递出身份证。

\龙安心?\那人眼睛一亮,对着对讲机说了几句。很快,另外两人围了过来。

\跟我们走一趟吧,赵总有请。\

龙安心注意到他们腰间别着的不是警械,而是苗家传统的柴刀——刀柄上缠着红布,那是猎人标记猎物的方式。

\我要是不去呢?\

\那就可惜了。\为首的黑衣人咧嘴一笑,露出镶金的门牙,\听说你们村小学的屋顶该修了?\

龙安心瞳孔骤缩。这个细节只有合作社内部知道,上周他们刚开会讨论过用下一季利润修缮校舍。

雨越下越大,在车顶敲打出密集的鼓点。龙安心突然抓起行李架上的消防锤,狠狠砸向车窗。

\跑啊!\他用苗语对全车人喊道,\这些人不是政府派来的!\

玻璃爆裂的声响中,龙安心纵身跃出车窗。碎玻璃划破了他的胳膊,血立刻被雨水冲淡。他落地时一个翻滚,爬起来就往路边的林子里冲。

身后传来怒骂和脚步声。龙安心熟悉这种山地地形,他故意踩着裸露的树根跑——那些被雨水冲刷得发亮的根系像天然的指路牌,引领他往陡坡处去。

追兵显然不熟悉地形,很快就被甩开。龙安心躲进一个废弃的炭窑,这是小时候他跟阿公采药时常歇脚的地方。窑壁上还留着去年用木炭画的驱邪符号,在黑暗中泛着微光。

他掏出手机,信号只剩一格。拨通吴晓梅的电话后,他压低声音:\我被堵在青杠坡的旧炭窑,找阿公...\

电话突然断了。龙安心低头一看,手机屏幕显示电量耗尽。

黑暗中的炭窑弥漫着陈年的烟火气。龙安心摸到窑壁上一道道划痕——那是历代烧炭人记录日期的刻痕。他的指尖突然触到几个特殊的符号:一只简笔画的鸟,旁边是三道波浪线。

\务婆的标记...\龙安心心头一震。这是苗族歌师用来标注避难所的暗号,鸟代表安全,波浪线表示附近有水源。

他顺着窑壁摸索,果然在角落发现一块松动的石板。掀开后,露出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狭小洞口。龙安心深吸一口气,钻了进去。

洞内是条人工开凿的甬道,墙壁上嵌着发光的萤石——这是古代苗民为躲避战乱修建的密道。龙安心弓着身子前行,膝盖不时蹭到冰冷的石壁。通道越来越窄,最后他只能匍匐前进。

前方突然传来流水声。龙安心爬出洞口时,发现自己站在一处悬崖边,脚下是奔腾的溪流。月光下,溪水泛着银白的光,像条蜿蜒的龙。

对岸隐约可见村寨的灯火。龙安心解下皮带绑在岸边的老松树上,这是猎人常用的渡河方法——用树木的弹性把人甩到对岸。他小时候跟阿公学过,但从没在这么宽的河面试过。

\蝴蝶妈妈保佑...\他默念着,后退几步助跑,猛地跃起。

皮带绷紧到极限的瞬间,龙安心松开手。他像支箭般射向对岸,却在半途开始下坠。冰冷的溪水瞬间没过头顶,激流裹挟着他撞向礁石。

千钧一发之际,有什么东西缠住了他的手腕。龙安心被一股力量拽出水面,拖上河滩。他剧烈咳嗽着,睁开眼看到一张布满皱纹的脸。

\阿公!\龙安心挣扎着坐起来。老人穿着传统的蓑衣,手里拿着根竹竿——竿头缠着苗家特制的藤索,此刻正牢牢捆在龙安心手腕上。

\后生仔,城里人当久了,连'飞猿渡'都使不利索了。\阿公从腰间解下葫芦,灌了他一口辛辣的土酒,\你阿爹像你这么大时,能荡过两倍宽的河面。\

龙安心咳得眼泪直流,却感到一股暖流从胃部扩散到四肢。这是用五倍子和山胡椒泡的药酒,专治跌打损伤。

\他们为什么追你?\阿公收起藤索,上面的绳结是特殊的\鱼鳞扣\,越挣扎绑得越紧。

龙安心把商标纠纷和路遇拦截的事说了。阿公沉默地听完,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块用芭蕉叶裹着的糯米饭。

\先吃。吴家姑娘带着鼓社的人在上游找你。\阿公眯眼望向对岸,\那些人不敢过河,我们苗家的地盘他们不熟。\

龙安心狼吞虎咽地吃着糯米饭,发现里面包着腌鱼和折耳根——这是出远门才带的\行军粮\。他忽然注意到阿公腰间别着把老式火药枪,枪管上缠着褪色的红布。

\要动这个?\龙安心心头一紧。自从禁枪令后,寨子里仅存的几支老枪都藏在神龛底下,只有重大仪式才取出。

阿公摇摇头:\吓唬人的。现在不比从前...\他忽然噤声,耳朵动了动,\有人来了。\

芦苇丛中传来三声鹧鸪叫,两长一短。阿公回了两声蛙鸣。很快,吴晓梅带着五个青壮年钻了出来,每人手里都拿着削尖的竹竿。

\你疯了?\吴晓梅冲上来就往龙安心怀里塞了个温热的物件——是包在棉布里的火塘灰,\手机打不通,我还以为...\

龙安心揭开棉布,里面的炭灰还带着余温。这是苗家最古老的护身符,取自家里的火塘,象征着与祖先的联系。

\商标的事...\他刚开口就被打断。

\回去说。\吴晓梅警惕地看了眼对岸,\今天下午来了个考察团,说要投资开发村里的古法银饰。\

龙安心心头一凛。银饰是合作社下一步要开发的重点产品,相关设计稿就锁在他办公室抽屉里。

回村的路上,阿公走在最前面,不时蹲下检查地面的痕迹。月光下,老人佝偻的背影却透着某种不可撼动的坚韧。龙安心想起小时候听过的古歌:\老人是寨子的根,年轻人是寨子的芽。

寨子中心的鼓楼还亮着灯。远远望去,十二层的飞檐在月光下像展翅的鹰。龙安心等人走近时,发现楼前空地上已经聚集了二三十人,大多是各家的当家人。

务婆坐在最中央的火塘边,正用长柄铜勺搅动一锅沸腾的液体,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药草味。看见龙安心,她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笑容。

\来得正好。\务婆用苗语说,\'打口舌汤'刚煮好。\

龙安心心头一震。这是苗族古老的\神判\仪式——争议双方在寨老见证下喝下特制的药汤,心虚者会当场呕吐。他上次见到这种仪式还是二十年前,两家因为山林界限闹纠纷的时候。

\事情严重到要用古法了?\他低声问吴晓梅。

吴晓梅还没回答,鼓楼二层突然传来争吵声。龙安心抬头,看见杨婶正和一个穿西装的男人拉扯着什么。

\那是李老板的助理!\龙安心认出了对方,\他怎么进村的?\

\说是来'考察投资'。\吴晓梅冷笑,\一下午就收买了七户人家,杨婶家孙子读书的学费他全包了。\

龙安心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楼梯。杨婶手里攥着个信封,正哭得发抖。西装男看见龙安心,立刻掏出名片:\我是苗韵文化的...\

\滚出去!\龙安心一把打掉名片,\这是我们议榔的地方!\

西装男不慌不忙地捡起名片:\龙先生,商业社会要讲规矩。你们那个小作坊...\

他的话戛然而止。阿公不知何时出现在楼梯口,手里端着碗黑乎乎的液体。老人什么也没说,只是把碗往前递了递。

西装男脸色变了:\这、这是违法的...\

\不敢喝就滚。\阿公的汉语带着浓重口音,\苗家的地方,按苗家的规矩来。\

楼下突然传来芦笙声。务婆开始唱古歌了,苍凉的调子像从远古传来。西装男额头渗出冷汗,转身就往楼下跑。

龙安心扶住摇摇欲坠的杨婶,发现她手里的信封露出一角——是张省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书。

\我没办法...\杨婶用苗语哽咽道,\孙子是我们家第一个能读高中的...\

龙安心轻轻抽走信封:\明天我去县教育局问,肯定有助学政策。\他顿了顿,\那封信能不能给我看看?\

杨婶犹豫着松开手。龙安心仔细检查信封,在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个铅笔写的电话号码。他记下号码,把信封还了回去。

楼下,务婆的歌谣进入了高潮部分。那是《仰阿莎》的选段,讲述美神如何用银梳引来日月的光辉。龙安心突然想起什么,快步走向鼓楼西侧的柱子——那里挂着面铜锣,是召集全寨议事用的。

他抡起鼓槌,重重敲了三下。铜锣的轰鸣压过了所有声音,连务婆都停止了歌唱。

\各位叔伯婶娘!\龙安心用苗汉双语喊道,\今晚我们议三件事!\

人群安静下来。火塘的光映在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上,那些皱纹里藏着千百年的智慧与坚韧。

\第一,苗韵公司抢注了'仰阿莎'商标,要夺走我们祖传的名字!\

人群中爆发愤怒的议论。几个老人立刻用苗语骂起来,有个银匠甚至掏出了打银用的小锤。

\第二,他们派人拦车搜查,抢走了潘阿婆的祖传银项圈!\

这下连年轻人都站了起来。潘阿婆是寨子里最受尊敬的老人之一,她家传的银饰工艺可以追溯到清代。

\第三——\龙安心提高声音,\他们想分化我们,用钱收买急需用钱的乡亲!\

杨婶在角落里捂住脸。龙安心走过去,把手机递给她:\刚查到的,县里有贫困生专项补助。\

务婆突然站起来,她瘦小的身影在火光中却显得无比高大。老人用苍老的声音开始吟诵,那是古歌中的战前动员段落:

\……乌云来了不要怕\/我们有千万根竹竿\/把它戳破……\

阿公往火塘里扔了把特殊的粉末,火焰顿时蹿高三尺,变成诡异的蓝色。这是用硫磺和硝石配的\战火\,古代苗民出征前才会点燃。

\明天,\龙安心看着每一双映着火光的眼睛,\我们去省里讨公道。按苗家的规矩——\

\议榔!\众人齐声喊道。这是苗族古老的盟誓制度,全寨集体表决重大事项。

务婆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展开后露出块黝黑的石头——\议榔石\,上面刻着祖先留下的誓约条文。每个当家人依次上前,用刀尖在石头上划下新的刻痕。

轮到龙安心时,他掏出那把随身携带的瑞士军刀——这是他在建筑工地得的奖品。但在触到石头前,阿公拦住了他。

\用这个。\老人递来把锈迹斑斑的小刀,刀柄上缠着褪色的红线。龙安心认出这是父亲生前用的木工刻刀。

当最后一道刻痕完成,务婆将\议榔石\郑重包好,交给寨里最年轻的党员保管——这是新老结合的象征。然后她端起那锅滚烫的药汤,自己先喝了一大口。

\明天,\老人抹了抹嘴,\我们去把仰阿莎接回家。\

后半夜,龙安心在合作社办公室整理材料。吴晓梅端来碗热腾腾的酸汤,里面浮着几片鱼肉。

\杨婶送来的,说是赔罪。\她在对面坐下,展开一块绣到一半的仰阿莎绣片,\我重新设计了图案,加了几个隐藏标记。\

龙安心凑近看,发现美神的裙摆上多出几道特殊纹路——那是用反光丝线绣的星辰轨迹,只有特定角度才能看见。

\够巧妙。\他忍不住赞叹,\但法律上...\

\法律?\吴晓梅突然激动起来,\他们懂什么是真正的法律吗?\她从抽屉里取出本泛黄的手抄本,\这是我爷爷记录的《苗疆理辞》,乾隆年间各寨共同议定的规矩。里面清清楚楚写着:'祖传名号如手足,不可断卖'。\

龙安心翻看着这本用棉纸装订的老册子,里面的汉字歪歪扭扭,明显是苗人自学的笔迹。他突然在某一页停住——那里记载着个案例:道光年间,有汉商企图垄断\苗疆\特产的交易权,被各寨联合抵制,最后官府判苗人胜诉。

\这...\

\想不到吧?\吴晓梅眼睛发亮,\我查过了,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十六条也有类似规定!\

龙安心正要细看,窗外突然传来\咚\的一声。他吹灭油灯,悄悄掀开窗帘一角。月光下,有个黑影正鬼鬼祟祟地摸向仓库。

\果然来了。\吴晓梅冷笑,从门后抄起根削尖的竹竿——这是苗家女子防身用的\打狗棍\。

龙安心按住她:\别打草惊蛇。\他指了指屋顶,\从晒台绕过去。\

两人悄无声息地爬上竹梯。晒台上晾着新采的刺梨,在月光下像无数金色的小灯笼。龙安心趴在晒台边缘,看清了那个黑影——是李老板的助理,正在撬仓库的锁。

\要抓现行吗?\吴晓梅小声问。

龙安心摇摇头,从腰间解下个竹筒——里面装着阿公给的\蜂毒粉\,沾上皮肤会奇痒难忍。他瞄准下方,轻轻拔开塞子。

一阵风吹过,粉末飘洒而下。很快,下面传来压抑的咳嗽和抓挠声。黑影踉踉跄跄地逃向寨口,中途还摔进了排水沟。

\够他痒三天。\龙安心冷笑,\明天谈判时,看他怎么抓耳挠腮。\

吴晓梅却忧心忡忡:\他们连偷设计稿这种事都干得出,明天去省城...\

\不怕。\龙安心从怀里掏出个牛皮纸信封,\王立明帮我查的资料,苗韵公司去年就因为抄袭被处罚过。\

月光渐渐西沉,给鼓楼的飞檐镀上银边。龙安心想起小时候,父亲常在这样的月夜教他辨认木材。

\楠木要百年成材,但做出来的家具能传十代人。\父亲粗糙的手掌抚过刨光的木板,\我们苗家的东西,急不得。\

远处传来第一声鸡鸣。新的一天要开始了,龙安心深吸一口带着露水气息的空气。他忽然明白,自己守护的不只是一个商标,而是像楠木一样需要百年才能长成的文化根基。

\走吧。\他帮吴晓梅收起绣片,\天亮了,该去接我们的仰阿莎回家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