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69章 蜂群异象(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我先送您回去休息,\他对务婆说,\然后去找杨教授商量。州农科院应该有办法。\

务婆微微一笑:\科学和古歌,就像蜜蜂的两只翅膀,少一个都飞不起来。\她转身向门口走去,又回头补充道:\记住,在第三天日落前,必须准备好新的蜂箱。它们不会在这里久留。\

当龙安心和务婆走出仓库时,外面的村民都松了一口气。吴晓梅快步迎上来:\怎么样?\

龙安心简要解释了情况,特别强调了通信基站可能的负面影响。吴晓梅皱起眉头:\可是县里说那些基站是完全安全的啊,还拿了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只考虑对人体的影响,\龙安心说,\谁会去关心蜜蜂呢?\

他掏出手机,拨通了州农科院杨教授的电话。杨教授是合作社的技术顾问,对苗族传统农业有深入研究。

电话接通后,龙安心简要描述了情况。出乎意料的是,杨教授并没有表现出怀疑,反而显得很感兴趣。

\电磁场对昆虫行为的影响确实是个新兴研究领域,\杨教授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最近《自然》杂志上有一篇论文,提到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会干扰蜜蜂的导航能力。我这就带设备过来检测。\

挂断电话,龙安心感到一丝希望。他转向围观的村民:\大家先回去干活吧,仓库暂时封闭。阿朵,你去告诉村委会,我们需要在三天内准备好十个传统蜂箱。\

\传统蜂箱?\阿朵疑惑地问,\现在不都用那种塑料的标准化...\

\必须是木制的,\龙安心坚决地说,\用老杉木,内部涂蜂蜡,不能有任何金属部件。\他记得父亲留下的木工笔记中有关于传统蜂箱的制作方法。

人群渐渐散去,只剩下吴晓梅和几个合作社核心成员。龙安心拉着吴晓梅走到一旁:\我需要你去查一下那个基站的审批文件,看看有没有环境影响评估。\

吴晓梅点点头:\我表姐在县环保局工作,应该能帮忙。但是安心...\她犹豫了一下,\如果真是基站的问题,我们能怎么办?要求他们拆除吗?\

龙安心望向远处山坡上那个闪着冷光的金属塔,咬了咬牙:\总得试试。如果连蜜蜂都活不下去,人又能好到哪里去?\

---

下午三点,杨教授带着他的团队赶到了凯寨。与龙安心想象的不同,杨教授并非孤身前来,而是带了四五个研究人员和各种仪器设备——从看起来像老式收音机的电磁场检测仪,到闪着冷光的便携式光谱分析仪。

\我们先测一下仓库周围的电磁环境,\杨教授推了推眼镜,他是个五十多岁的精瘦男子,说话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然后再对比基站附近的读数。\

龙安心领着团队走向仓库,路上简要描述了务婆的\甜酒祭祀\和\铁花病\的说法。让他意外的是,杨教授并没有嗤之以鼻。

\苗族民间智慧往往有它的科学基础,\杨教授说,\所谓的'铁花病',很可能是指电磁辐射导致的生物膜结构变化。去年德国有个研究发现,蜜蜂在高压线附近筑的蜂窝确实会出现畸形。\

来到仓库门口,杨教授示意团队停下。他从包里取出一个网球大小的金属球体,轻轻放在地上。球体立刻展开成六瓣,露出里面的传感器阵列。

\全向电磁场分析仪,\他解释道,\可以检测从极低频到微波的所有电磁波。\

随着仪器启动,一组组数据开始在连接的平板电脑上跳动。杨教授的眉头越皱越紧。

\奇怪,\他喃喃道,\读数完全在安全范围内。如果蜜蜂是因为电磁干扰而来,这里应该有异常才对...\

龙安心想起早上在仓库里感觉到的地下震动:\要不要检测一下次声波?就是那种人耳听不见的低频振动?\

杨教授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你怎么会想到这个?\不过他还是调整了仪器设置。几秒钟后,平板上出现了一组新的波形图。

\天啊!\杨教授惊呼,\这里有极强的次声波源,频率在7到14赫兹之间,正好是蜜蜂最敏感的范围!\他指着波形图上几个规律的尖峰,\看这个模式,像是某种机械设备的振动。\

龙安心立刻想到了什么:\基站!它们需要大功率的散热系统,可能有地下冷却装置...\

\走,去基站看看!\杨教授收起仪器,急匆匆地向山坡走去。

---

基站周围的景象比龙安心早上看到的还要糟糕。原本郁郁葱葱的草地现在呈现出病态的焦黄色,野花几乎全部凋零。更令人不安的是,地面上散落着大量死去的昆虫——不仅有蜜蜂,还有蝴蝶、甲虫和各种飞蛾。

杨教授的团队立刻展开工作。电磁场检测仪的读数很快出来了:基站周围的电磁辐射确实略高于安全标准,但远不足以解释如此严重的生态影响。

\一定有其他因素,\杨教授沉思道,\龙村长,你说听到地下有震动?\

龙安心点点头。杨教授立刻指挥团队使用地质雷达扫描基站下方的地层。图像显示,在约三米深的地方,有一个长约五米、宽两米的金属结构,连接着基站的接地线。

\大型散热系统,\杨教授判断道,\为了保持基站恒温,他们可能安装了地下冷却装置,会产生持续的振动和次声波。\

就在这时,吴晓梅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叠文件:\我查到了!这个基站是特批的'实验性增强型5G节点',环境影响评估只考虑了电磁辐射,完全没有提到地下设备和次声波影响!\

龙安心接过文件快速浏览。在密密麻麻的技术参数中,他注意到一个细节:基站的功率是可调节的,而过去一周正好处于\全负荷测试期\。

\这就是为什么蜂群突然迁徙,\他恍然大悟,\测试期开始了,次声波强度增加了。\

杨教授严肃地点点头:\昆虫对次声波比人类敏感得多。持续的次声波干扰会破坏它们的导航系统,导致群体行为异常。\他转向团队成员,\立刻采集土壤和植物样本,我们需要确凿的证据。\

龙安心看着眼前这座冰冷的金属塔,感到一阵愤怒涌上心头。现代科技的发展,难道一定要以牺牲最基础的生态环境为代价吗?

\我们能做什么?\他问道,\要求他们关闭基站?\

杨教授摇摇头:\恐怕没那么简单。这是省里的重点工程,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很难叫停。\他顿了顿,\但是...也许可以找到折中的办法。比如调整散热系统的频率,或者在蜜蜂栖息地和基站之间设置屏障。\

龙安心想起了务婆的话:科学和古歌,就像蜜蜂的两只翅膀。也许解决之道就在两者的结合中。

\杨教授,\他突然说,\苗族有一种传统的'地脉调节'方法,用特定形状和材质的石块排列,可以改变局部的地磁场。如果我们在基站和村子之间设置这样的石阵...\

杨教授眼睛一亮:\你是说构建一个人工的次声波屏障?理论上确实可行!\他兴奋地搓着手,\我们需要计算最佳位置和石阵参数,同时监测蜜蜂的反应...\

\务婆知道怎么做,\龙安心说,\古歌里有详细的记载。\

---

第三天日落时分,龙安心站在合作社仓库前,看着最后一群蜜蜂飞入新制作的杉木蜂箱。经过三天的甜酒祭祀和杨教授团队的次声波干预,蜂群终于安定下来,接受了这些传统蜂箱作为临时家园。

在基站那边,一个由务婆指导、杨教授团队科学优化的石阵已经建成,将大部分次声波反射回了无人区。县移动公司也同意调整散热系统的运行频率,避开蜜蜂最敏感的波段。

吴晓梅走到龙安心身边,手里捧着一片金灿灿的蜂巢:\尝尝,这是今天刚采收的。杨教授说这里的蜂蜜含有特殊的酶,可能和蜜蜂应激反应有关。\

龙安心掰下一小块放入口中。蜂蜜的甜味中带着一丝微妙的辛辣,像是混合了雷公山特有的草药香气。他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带他去采野蜜的情景,那种纯粹的、来自大自然的甜味,似乎与此刻口中的味道重合了。

\杨教授说想研究这种蜂蜜的药用价值,\吴晓梅说,\如果真如务婆所说,这是'逃难蜜',可能含有普通蜂蜜没有的成分。\

龙安心望向远处的雷公山,夕阳将山顶染成了金色。他想起了古歌中的一句话:蜜蜂是山神的信使,它们飞去哪儿,哪儿就有生命。

\告诉杨教授,我们愿意配合研究,\他说,\但有一个条件——研究成果必须首先用于保护蜜蜂,而不是利用它们。\

吴晓梅微笑着点头:\这才是阿耶玳的精神。\

夜幕降临,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群山背后。合作社仓库前的空地上,十个传统蜂箱静静地排列着,里面住着雷公山的新客人。龙安心知道,当春天来临,野花重新开满山坡时,这些蜜蜂会回到它们真正的家园。而到那时,凯寨的人们也将学会用新的眼光看待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他转身走向村子,身后传来蜜蜂轻柔的嗡嗡声,像是古老的歌谣,又像是未来的私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