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军火炮轰击之下,牛庄清军倒也顽强,坚持了三日。
直到城墙被轰塌,大队夏军杀进牛庄城中,鏖战半日,将牛庄清军斩尽杀绝,这才算是结束。
这消息一传到郑成功手中。
郑成功立即下令,大军轻装留三个营围城,大队人带三日粮食,直扑辽阳城。
郑成功之所以下这个决定。
一来,虽然郑成功动作不慢,如果算算时间的话,凤凰城之战,已经是近十日前的事情了,如果在磨蹭下去,说不定梁化凤所部早就全军覆没了。
二来,牛庄城已经攻下来,刘国轩已经保证,能组建一道从辽阳城下,直接到大海的航线。
足以保证大军的军需。
所以,郑成功才敢越过海州城。
否则的话,海州城就能截断郑成功的退路。
而这个时候,请连山关下的厮杀,也到了最为惨烈的时候。
在连山关下,因为地势的原因,夏军的营地一字排开。
虽然守卫很是严密的。但是布局本身就有一些问题。故而当凤凰城之后,在达素的指挥之下,各部齐齐上阵,目的很简单,将梁化凤所部分成数截,然后一口一口的吃掉。
只是梁化凤坚韧之极。
他根本不用所动,严守营地,闭门不出。倒是清军在梁化凤的严密布局之下,伤亡惨重。
而这个时候,清军大炮也达到了营地之外。
猛攻营地伤亡惨重,达素干脆先以红夷大炮轰之。
红夷大炮的威力是在是人力难以抵挡的。
不多时,就将夏军的营地打出好几个豁口来。
梁化凤亲自上阵,就地挖掘壕沟,将壕沟的土填在两排木墙中间,这样一来,这木墙的防炮性能就有一点点的提升。
梁化凤所部满打满算不过三万左右。其余分布在交通线上的人马,大多被清军给吃了。损失非小。
而清军动用的人马是梁化凤的两倍有余。大量辽东壮丁被抽调。不得不说,辽东作为清廷不三代之基业。这些壮丁大多参与过作战的。、
那怕是紧急扩军,素质也不是太差的。
清军火炮阵地,从两侧逼近夏军营地,一时间两边火炮的炮弹,就在夏军营地中间交汇,可以说夏军营地之中,再也没有一处安全的地方了。
这样的情况之下,梁化凤感觉自己有些托大了。
似乎低估了清军的攻坚能力,也高估了夏军本部的承受能力。
面对这样的局面,梁化凤不得不下令修建大规模坑道。似乎夏军整个都要藏到地下。
这个想法,其实也是张轩的理论。
张轩在讲武堂讲课的时候,专门提过壕沟用来防炮。但是他也没有想过这么快就用上了,毕竟在这个世界上。
夏军的火力密度,已经是首屈一指了。
即便同时代西方,陆军的火炮密度未必比夏军强上多少。
在张轩想来,只有夏军轰别人,没有别人轰自己。只是世事无常,这么快就遇到这样的局面了。
大量的壕沟将营地分割成一块一块,大量士卒就躲在壕沟之中,上面撤一块布,就帐篷用。一副想要在地平线下面常驻的样子。
让清军一是也没有办法。
达素倒是想过水淹。
夏军所在的地方,本来就是群山之中的一道峡谷,地势是比较低的。
只是这里本来就在山中,水源不是没有,但是决计没有那么多,于是乎达素见大炮不给力,下令各部出击。
已经残缺不堪寨墙根本挡不住清军的冲击,倒是一道道壕沟,阻碍了清军的进攻。
夏军士卒就在这残破的地势之下,与清军展开惨烈的肉搏战。
大军火药被管制,为了能坚持之下,每天每哨消耗多少火药都是用定量的。而全军所有的火炮都由梁化凤亲自掌握。没有发话,一律不的开火。故而很多时候,夏军士卒只能放下火铳,拔刀与清军贴身厮杀。
这样的战事,惨烈之极。每时每刻都有不少人死亡,而清军却好像没有发现一般,一拨一拨的砸下去,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