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3章 无本买卖:粮票兑换工业券(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小魏,我们村也有知青,而且不是所有的农民,都只会埋头干活。”

“知青身上有多少油水,更不是只有你这类端着铁饭碗的人才清楚。”

王川适时地展示了自己的一些能耐。

“我说兄弟,你真是农民吗?我咋觉得你比我更像是城里人呢?”

小魏上下打量王川。

他印象里的老农民,一辈子和庄稼地打交道,天天土里刨食。

王川不但知道工业券的来历。

而且还用话点自己,懂得这里面的门道。

尼玛的,乡下农民的路子都这么野吗?

王川似笑非笑道:“我有个大买卖,你愿不愿意插一手?”

“啥买卖?”

小魏忙问道。

“欠缺的工业券,你就不用再费力倒腾了,这些工业券我拿走,就当是你把缝纫机票给我了,至于鹿血的钱……”

王川顿了顿,

一两五十,瓶子里面一共五两多一点。

250元不好听,小魏就给240元吧。

“我手里有一定数量的地方粮票,我打算用粮票和你同学换工业券,你在中间牵桥搭线,每次交易,你都能分到一笔好处费,咋样?”

“你手里有粮票?!有多少!!!”

小魏瞠目结舌。

如果王川说得是真的,这不是做买卖,是主动给自己送钱啊!

工业券放在城里价格不菲,一票难求。

到了乡下,价值又会直线缩水。

农民需要的是吃喝,针头线脑。

而不是这些中看不中用的工业品。

知青下乡政策实施两年多。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携手贫下中农建设富饶农村的口号。

早就没人信了。

通过前几批知青写给家里人的信,发的电报,打的电话,城市待业青年几乎人人皆知,下乡等于吃苦受罪。

可是没办法。

下乡属于半硬性规定。

除了独生子,单独有两个以上的子女,必须送一个下乡插队。

你不肯,街道和单位天天给你做工作。

各种小鞋,总有一款适合你。

许多家庭条件还算过得去的父母,会给即将下乡的孩子,多带一些钱和能够傍身的东西。

大人有大人的生存智慧。

粮票有使用范围。

工业卷全国通用。

全国通用意味着随时都能交易。

隔三差五。

附近村屯的知青会来县里卖东西,换粮食。

不单是卖工业券,凡是能换一口粮食的东西,没他们不卖的。

钢笔,衣服,皮鞋,眼镜,雪花膏。

各类值钱的物件都不如一口粮食金贵。

“王哥,你能不能透露一下,手里到底有多少粮票?”

“小魏,我希望一直和你做朋友。”

王川淡笑道。

“怪我怪我,瞧我这张破嘴。”

小魏先是一愣,紧接着轻轻地拍打自己的嘴巴。

换成其他人这么说。

小魏肯定要犯嘀咕。

这句话从王川嘴里说出来,小魏已经信了七八分。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你打算怎么换?”

“一斤粮食换一张工业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