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仙心想难怪花婆婆会是这态度,要是我估计杀对方的心都有,这梁子的确结的有些大。
老农不待小半仙询问,就道:“当时真的是情势所逼,她走火入魔,我失手之下才伤了她的眼睛。”
小半仙道:“看花婆婆刚才的态度,其实她应该也是知道的,否则早就跟你动手了,只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
老农叹气道:“当年年轻气盛,下手的确没个轻重,若是我小心谨慎些,也不会害她成了瞎子。”
小半仙道:“事已至此,多想亦无用。”
老农叹道:“是啊,已成定局,连弥补都无从做起。”
也许他们二位曾经有一段痛,选择永远沉默,也许有些话选择了不再提起,还有些路选择安静走过。
可有些人有些情,有些时间都已经注定了,是陌路的相峰,有些人从生命路过,从不留下任何痕迹,而有些人注定留下痕迹。
匆匆忙忙追追赶赶,一路的旅途有人相逢,有人错过,似乎每一幕都在重演着。
走过的路遇到的人,要走多久才能遇到直正对的人。
可是这个世界真正能相遇的而不错过的,真的太少。
虽然都已过去,但这些悲剧似乎也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只是换了种方式,换了个地点换了一批人。
小半仙问老农,“黄爷,可会下棋?”
老农道:“会,只是好久未下过了。”
小半仙道:“我有个小兄弟棋艺不错,让他来陪黄爷下一盘。”
老农一直没见黄婆婆的身影,心中略安,道:“好。”
小半仙立刻吩咐丫鬟端来棋盘,又找来无垢,共工也跟着来了,老农见了两人,尤其是无垢,那是满目欣赏,“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小小年纪就有如斯修为,真是难得。”
共工悄悄跟小半仙道:“这老头眼力倒不错,不过也忒谦虚了,他的修为已臻至地仙之列。”
这地仙也称为遍知真人,既阳神是也,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一点真阳点化浑身阴质,可神游于日光之下,神游所至,便是能知,所以号称遍知真人。
所谓地仙者,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
不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不可见功,唯以长生住世,而不死于人间者也。
地仙者,为仙乘中之中乘,有神仙之才,无神仙之分,不悟大道,止于小乘或中乘之法,不克就正,不可见功,惟长生住世而不死于人间。
所谓不离于地者,此也,古今来修仙得道者,以此类为最多数。
而这地仙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数。
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时刻。先要识龙虎,次要配坎离。辨水源清浊,分气候早晚。
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洲,五行颠倒,气传于母而液行夫妇也。
三田反复,烧成丹药,永镇压下田,炼形住世而得长生不死,以作陆地神仙,故曰地仙。
举形昇虚,谓之天仙。
游於名山,谓之地仙。
先死后蜕,谓之鬼仙。
住在人间的神仙分为两类:先天神、人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