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武媚娘听到李治开门见山的独白之后,脸色也是瞬时就变得煞白。
她不是傻子,李治这么说绝对不是天真的告诉她,皇帝的打算真的就是要挖掘宝藏这么简单。
而是告诉武媚娘不要插手这件事,或者警告天后,有关藏宝图的事儿,你就不要操心了。
这可是关于武媚娘养兵的大规划,如果形势不利的话,岂不是会变得很被动。
不过天后就是天后,眼珠转的飞快。
“陛下。”
武媚娘甚至连衣衫都没有来得及穿好,就迫不及待的跪在李治面前。
温顺的像一个受气的小媳妇,哪里还有骄横霸道的天后半点味道。
“媚娘,你这是何意,快点起来。”
李治虽然馋武媚娘的身子,但是一帆云雨过后,也是体力消耗过大,已经无法保持继续的原动力。
只能是过过眼瘾,所以看向武媚娘的眼神也格外的有一种含义。
“陛下,臣妾为了大唐社稷考虑,储君没有册立,国家基石就一天不稳,所以臣妾恳请陛下尽快册立储君之位。”
武媚娘似乎一言一行都在替李治考虑。
额?
不对劲儿啊,这哪里还有天后的霸气,完全就是一般皇后的样子,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储君呢。
未来的一国之主啊。
“既如此,天后可有合适的人选?”
李治转念一想,行,朕就看看你到底是何居心,于是就顺着武媚娘的意思说下去。
额。
武媚娘完全没有想到李治会这样出牌,一时间也有些卡壳。
按照常理,此时两个人刚刚消耗巨大,不应该先歇息一下依偎在一起缠绵一番吗?
不应该对女人说的话言听计从,要不枕边风还怎么吹啊。
“三子李显可堪大用。”
武媚娘底气不足的说道。
谁都知道李显就是一个酒囊饭袋,除了吃吃喝喝,就知道打闹玩乐,国家大事也从来不关心。
最主要的是,李治夫妇也从来没有把李显当做储君培养过。
那时候在他们眼里李弘是当仁不让的太子首选,李治也是这么安排的。
所以李弘自小就接受了作为国家帝王的培训。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李弘年纪轻轻就病死宫中,让李治痛心不已。
李弘薨了,还有李贤。
二子李贤也是治国良才,一开始不显山不漏水的,看上去平平庸庸。
所以武媚娘也没有把李贤当回事儿,谁知后来一发不可收拾。
无论是处理朝堂政事,还是民间纠纷,都能够恰到好处的处理的非常公平合理。
就连一向苛刻的诸位宰执大臣们也都是纷纷竖起大拇指。
夸赞有了如此贤明的储君,大唐未来可期。
这可触动了武媚娘敏感的神经,一旦李贤当权的话,武媚娘就歇菜了。
所以天后处心积虑之下,终于废掉了李贤。
后来李贤被李治利用计策救下,如今又屡立战功,可以说重新出山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每一个朝臣都很看好李贤能够继续重回太子之位。
在这个背景下,武媚娘却要求李治立李显为太子。
关键是李显和李贤压根就没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