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772 章 第三十一章望舒(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望舒将一块咸鱼丢进嘴里,咸香咸香的。

“鲛人制的咸鱼比人族、羽人和龙伯制的美味多了。”望舒感慨道。“哪怕为了迎合人族的口味用了更多的盐,味道也还是可以。”

元道:“陆地生物都是杂食,鲛人却只能吃鱼,吃了千万载,如何能一样?在吃鱼这方面,鲛人是所有物种的祖宗。”

望舒道:“也不算只能吃鱼吧,海里的生态比陆地更加复杂,鱼类的种类甚为丰富,碾压陆地上所有动物的种类,就算只能吃鱼,鲛人也有无数万种鱼可挑选。陆地上的智慧生物也一样,其它动物都可以食用,只是出于口味和畜牧的需求才固定了下来,主要吃十几种,但非主流的禽畜也还是吃。说起来鲛人其实也发展出了畜牧,只是所处阶段还比较原始,相当于人族的炎帝时代。”

不知道什么野兽最适合驯化成家畜,干脆看见的所有动物都抓起来驯化,一一比较。最先被淘汰的是肉食动物,肉都不够自己吃,哪有肉用来养别的动物?最终留下来的便是繁/殖能力强大又容易长肉的杂食与草食动物,也就是如今的六畜与家禽。

鲛人还在筛选中,连龙伯的畜牧都比鲛人搞得好,龙伯用数千载的时间将整个荒原都种上了牧草,放牧牲畜的同时也会收割牧草做成饲料圈养一部分牲畜。

鲛人连圈养都还没做到,驱赶鱼群追逐洋流,如同游牧民的逐水草而居,只在少数洋流汇聚的地方建立了城邑。

虽如此,但鲛人的食谱在某种意义上比起炎帝时代的人族也还是有些单调,人族还可以采摘野菜野果充饥扩充食谱,鲛人却不行。海水是流动的,因而鲛人的体力消耗非常大,即便未来与人族一般发展出了农业也无法以农作物为主食,主食还得是肉食,最多就是像同样消耗巨大的古妖一样,饭食中一半肉一半素。

元道:待“未来农耕种植发展起来了,海洋中应该会很热闹,这颗星球上陆地面积占了四成不到,剩下都是海洋。比陆地辽阔近两倍,且还是立体的,若完全开发....呃,若是那样,陆地生物可以考虑拿咸鱼当主食了。但再好的咸鱼,偶尔吃还行,当主食....”祂这段时间已经吃腻了。

望舒想要体验坐船从北溟回到宛州的感觉,这没什么,反正乘船会出现的不适望舒的强大体质都不会出现,元也就没反对,但很快发现有别的问题。

饮食。

这些糟心的商船为了省出更多空间载人载货,就没携带多少干粮菜蔬,都是与沿途的鲛人买咸鱼。咸鱼因为可以当做盐来食用的缘故一直都不便宜,但那得看卖家是谁。

鲛人不需要吃盐,鱼鳃自带海水中过滤盐分摄入的功能,研究咸鱼也只是因为海里没法储存鲜鱼,用这种方式保存食物,但你要说鲛人多喜欢吃就是扯淡。鲛人食鱼,鲜鱼最佳,咸鱼这种食物对鲛人而言等同于人族的干粮,还是做工非常粗糙的那种,除了可以充饥就没第二个优点。

因而鲛人买咸鱼卖得很便宜。

对于这些出海的船只而言买鲛人的咸鱼当干粮无疑最省成本,因而做到了给船上的一日两餐,每餐都是咸鱼。

望舒不以为然。“好不好的前提是有。”

想了想,望舒又遗憾道:“只是,要等鲛人发展到将海洋开发出来可有得等,也不知我能不能等到。”

元默然。

望舒的耐心比元好,元啃了一个月的咸鱼便主动让出了一日三餐的时间,望舒则一直啃咸鱼啃到船队抵达商羊海峡,因着商贸之故,商羊海峡两岸与西溟海岸的沿海低地靠着为过往船只提供服务而繁华起来,总算吃上一口热食。

吃上热食化消了肚子里咸鱼的腻,感觉人活了过来,望舒决定去找辛筝,正好辛筝巡狩至宛州,找她很方便,汇报了情报就可以回宁州巫彭殿了。考虑到北溟通航不可行,辛筝会失望,望舒思考了须臾,闲着也是闲着,干脆一路走一路做社会调查。

北溟通航不可行,但沿途的社会调查怎么着也能让辛筝开心点。

站得越高越看不清高台之下的风景,哪怕曾经也在高台之下,但时代一直都在改变,昨日的矛盾与今日的矛盾是不一样的。即便是辛筝也不能保证在高台之上多年后自己对底层仍如多年前一般了如指掌,毕竟她没有青婧的读心术。大抵也是因此,辛筝对巡狩格外热衷,但即便是巡狩,辛筝也不能像从前一般想跑哪去看就去哪看风土人情。

从前的辛筝只是一个流亡诸侯,没人会在意她看到什么,因而她可以轻易看到任何想要看到的东西。如今的辛筝却是人王,这决定位于她与底层的官吏会下意识的堵塞她的耳目。未必是出于恶意,更多的是趋利避害,只想让辛筝看到自己想让她看到的东西,无恶意却会会酿成比恶意更严重的恶果。

瞅瞅辛筝都开始用抓阄掷骰子这么荒唐的方式决定巡狩路线与平时的官员升迁(一个缺若有多个候补人选,掷骰子定人选)就知道她心中的猜疑已经到了什么程度:我不确定自己被瞒了多少,既如此,便最大限度将人为干扰因素降到最低。

一路走一路做社会调查,最终抵达辋川海南边的一座城邑,辛筝这个不怕死刚从南边的云州回来。

听到这消息时望舒下意识回忆了下云州都是什么情况,她没去过云州,但青婧早年为了收集生物样本整个元洲就没有哪里是没去过的,自然包括云州地区。而青婧描述给自己的内容,望舒脑子里能想起来的只有戈壁、草原、高原、雪山、沙漠等,人族疆域内戈壁荒漠地形不少,但云州绝对是这些地形最集中的地形,它就没有东部与南部常见的丘陵与平原。当然,这也与元洲西部海拔整体偏高有关,辛筝给这个州命名为云州便是因为这地方的海拔真的高,据说在一些特别高的地方仿佛能抚摸浮云。

望舒困惑。“她为何往云州去?我记得云州就没多少人吧?”

元道:“那地方是不太宜居,但它夹在龙伯象国与人族之间,之前的厨艺比赛你也看到了,想要将食用豚肉推广开来,药材、香料这些必不可少,而象国盛产香料。云州这里可以打造成商道,虽然也可以走海路,但沿海那片基本没开发,想要真正的繁华起来没个几千载是不可能的,非夸张,不解决海潮问题,沿海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大开发。与其干等,还不如将太昊琰时代留下的遗产重新利用起来,最重要的是,你可有发现一件事?”

“什么?”

“辛筝设州,每个州的面积都超过一千六百同,唯独云州面积只有六七百同。”

“云州人口稀少,就算是这六七百同,实际控制有人聚居的地方连一成都没有。”

“若是将南边的所有疆域都加起来呢?”

那云州的版图至少增加两倍,望舒顿时反应了过来:“她想吞并象国?”

自己慢吞吞开发太慢,也没那么多人,直接吞并象国反倒是最节省成本的。

元道:“未必是自己想,只是为了后人铺路,毕竟人族如今的状态不适合开疆拓土。”

现有疆土已经很大了,大得辛筝不得不隔三差五的跑出来巡狩,以此加强帝都的存在感与对地方的控制,疆土再扩张,做不到基本的控制就没意义,还不如不要。

“为王者都需要想得那么远吗?”望舒疑惑。“我读过史,不是我说....”人族的人王,合格的还是有一半的,但要说辛筝这么拼的,那就很少了,也就早期时比较常见,但人族早期时什么糟心局面,为王者不拼就得死,不拼不行,情况不合同日而语。

“需要,但寻常人很难做到。”元感慨道。“懒惰贪图安逸是人的天性,便是那些敢拼的明君,不论是年轻时多么英明神武,晚年时都不免昏聩。当然,即便是明君年轻时,那也不是每个明君都有这般资质,若非如此,人族也不会只四位帝君。”

望舒笃定道:“兕子未来定会有帝号,四帝该增一位了。”

元赞同:“那倒是。”

当一个人死去两百年后还在影响着所有人,不是大恶就是大善。以辛筝目前为止的所作所为,只要能将一手打造的好局面稳定下来,确保两百年后还能用,帝号绝对跑不掉。

望舒随意道:“人族传统以五行为帝号,炎帝,青帝,黄帝,白帝,兕子是辛氏,而辛氏是风姓,风姓皆尚火德,跟你冲突了。”

“所谓传统只是为了省事,没被打破也只是因为名额太少,还没人占满,既然起了冲突,后人自然会进行增补。”

一边漫无边际的闲聊一边进了城。

刚刚从高原上回来,巡狩队伍大部分人都去了九成命,需要休整很长一段时间,让人调理一番身体,精力旺盛恢复能力强的辛筝闲着也是闲着,遂在每天批完奏章后剩下的时间用于接见任何想见自己的人,不论是什么身份,可以聊任何话题,不论什么话题都行。

报名方式也很简单,拿上证明身份的验传去报名处报名,相关部门再查查有没有杀人放火之类的记录,没有就可以通过。

接见的人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商旅,当地氓庶在早期凑了一番热闹后便失去了兴趣,只有商旅们仍旧坚持,辛筝很喜欢听商旅们讲各地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社会关系、特产。

疍族商人给辛筝送的礼物尤其受到辛筝的青睐,不同于只能在一块大陆上活动的陆地生物,这些漂泊海上的两栖类可以往来任何一块大陆,发现辛筝喜欢新奇的东西,遂挑选其它大陆上的特产送给辛筝。

多是植物与植物种子与手工艺品,少部分是禽畜,后者上岸时都需要经过一番隔离检查,确定有没有携带什么疾病,会不会因为没有天敌在元洲变成灾害。

辛筝此刻正围绕着一窝蛋长见识。

虽然不是虞人,但辛筝平时没少巡视各个部门,自然不会漏了虞司,人族驯养的禽畜卵与幼崽她都见过,见过最大的卵是鹅卵,重五两左右,听说过的最大的卵是羽人下的卵。

虽然是智慧生物,但羽人与人族的繁衍方式走得不是一个方向,人族是胎生,直接下崽,羽人是卵生。后者明显比前者麻烦费事,孵蛋需要保证温度,不然蛋很容易变成死蛋,但也有好处,在保障了温度后除非故意将蛋打破,不然幼崽不容易出事。

羽人的幼崽孵化出来时体型比人族幼崽要稍微一些,幼崽若是太大,下的蛋也需要更大,那未免挑战羽人的生理极限。根据青婧的研究,大抵是为了安全也为了不影响后代,羽人进行了特别的进化,蛋里孵出的幼崽全是大头崽崽,不像人族那么匀称,但随着孵化出来后通过饮食获取营养,身体会迅速发育,大头的特征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消失。

也因为大头的缘故,鸟蛋不能太小,太小了光是幼崽的脑壳都装不下,因而羽人的鸟蛋长度在半尺到一尺之间,重三到五斤。

可以说元洲所有卵生物种中不管是智慧生物还是非智慧生物,只要是下蛋的,论个头,羽人的蛋都是当之无愧的蛋王。

然,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蛋中更有大蛋,同眼前的蛋比起来羽人的蛋都显得娇小玲珑。

长度超过一尺二,重七八斤,

疍人除了送给辛筝一窝已经无法孵化只能煮着吃了的蛋,还送了辛筝一对已经孵化的幼崽,当然,说是已孵化的幼崽,却不是刚孵化,实际孵化已有数月,一起孵化的有好几只,大部分都在路上死了,只有这两只活着抵达炎洲。

幼崽已长到大型犬的体型,但这确实是幼崽,据疍人所言,这种动物长大后体型非常大,体长十丈,体重一般能达到三头豨的总和。

元推门而入时一眼便看到了笼子里的动物,讶道:“这不是梁龙吗?哪来的?”

“这是疍人在南半球,长洲东边的瀛洲大陆上从当地土著处买来的。”辛筝讶异的看向元。“你认识这种猛兽?”

只是在游历时见过没理由专门起个名字,据疍人所言,瀛洲土著人很少,陆地上超大型猛兽满地跑,连像样的城邑都建不起来,望舒当年环球游时大抵也是因此才没见到土著,而没见过土著不应该一口就喊出名字。

“当然认识,蛮荒纪时我还猎过这种野兽。”元道。“部落里猎一头能吃很久很久,不过我记得蛮荒纪末期时已经灭绝了。”

辛筝闻言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若疍人所言不虚,这种猛兽长大后可不是一般的体型,而听元的意思,这玩意不是因为元拥有神力而能猎,而是很多智慧生物都会猎,先民们着实武德充沛。

好一会,辛筝道:“疍人说这样的猛兽长大后体长能达到十丈,体重至少三头豨的重量。”

元点头。“是啊,三头豨的体重是正常体型,也有更大的。”

辛筝蓦然想起了很早时读史时有读到过人族猎杀一些超大型猛兽的记载,她手里的盗墓人也在刨坟掘墓时从远古的墓里挖到过特别巨大的骨头,又问:“这样的猛兽在古时有很多吗?”

“也不多。”元道。“元洲的超大型猛兽在震旦纪的头三千岁里都灭绝了,这种恐龙灭得更早,蛮荒纪末期时就差不多绝迹。”

辛筝好奇的问:“如何灭绝的?”

“吃绝的。”元想也不想的回答。“这些超大型野兽,肉食的对智慧生物威胁很大,植食的性情相对温驯,威胁倒是没那么大,但它们的体型与食量又与杂食的智慧生物形成了竞争,最重要的是,它们肉太多了,猎一头能吃很久。从第一王朝时智慧生物就在吃它们,一直吃到四五千岁前才将它们吃绝。”

辛筝想了想,问:“没人尝试驯化植食的超大型猛兽吗?”

元讶异的看着辛筝。“年轻人很有想法。”

辛筝理所当然道:“植食动物肉多,本就是最适合驯化为家畜的动物,你不也说了,这样的超大型猛兽一头能吃很久。”

元道:“炎帝试过,失败了。”

辛筝好奇的问:“为何?”

“原因很复杂。”元道。“它们食量太大了,哪怕只吃草也要吃很多,没那么多人力为它提供草料。虽然也可以放牧,但都是超大型野兽了,体型动不动数丈长,随便一脚便能将人踩成肉酱。哪怕实力强大真的驯养了一头,最后宰杀时又非常困难,你可见过杀豚?杀豚时豚挣扎得很厉害,屠户要费很大功夫才能将豚制住,而体型至少也是数丈的超大型猛兽,就眼前这种,成年后体长至少七丈,而它在所属的恐龙家族中都不是最大的,腕龙比它更长,体重是它的两倍,这些巨兽谁制得住?除此之外,你便是驯养豨也需要三四岁才能宰杀,而养它们,想要宰了吃肉少则七八岁,多则十余岁,人族寿命才多久?”

辛筝确定了,炎帝绝对尝试过驯化这些植食超大型动物,不然不能对养殖难度这么清楚。“听起来人族是不太适合养殖它们,那龙伯呢?”

元懵然的看着辛筝。

辛筝解释道:“龙伯体型比人族大,力气也更大,只手就能将一头成年野猪提溜起来,只要方法得当,未尝不能用驯化超大型猛兽。且北方的荒原经过龙伯的改造,草太多了,而龙伯自身又无法将所有草都利用起来,与其让普通的植食动物吃了,再养出大量的掠食动物给龙伯造成麻烦,还不如给这些超大型植食动物吃了。”

元没想过这个,虽然炎帝时炎帝想过将龙伯变成人族的一支先民,也真的同化了一部分龙伯人,却并未影响到龙伯的主体。龙伯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字与文化体系,又有足够庞大的人口,同化难度太高。当然,炎帝也没气馁,一百年不行就一千年,一千年不行就一万年,她有的是时间。然计划没赶上变化,壮志未酬已精神病,只能寄希望于后人。而后人因为种种因素放弃了炎帝的计划,于是人族与龙伯之间始终两个种族,而非后人与先民的关系。

彼时的人族与龙伯的实力还没悬殊到如今的地步,辛筝可以气定神闲的提醒龙伯驯养超大型植食动物,不论龙伯养多少牲畜,都是要进人族肚子的,不需要担心龙伯出什么幺蛾子,当年的炎帝却不能。再加上彼时两族的关系因为有第三王朝这个共同的敌人而为和睦,但这种和睦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若无这个共同的敌人....历史已经证明了两个种族翻脸能翻得多快。

种种因素下,炎帝的思维再开阔也开阔不到辛筝这个境界,但辛筝拨开迷雾后,元发现可行性还挺高的。

来了兴趣,元与辛筝不由讨论起了如何养殖超大型动物。

辛筝没养过超大型动物,元洲至今也不是完全没有超大型动物了,但都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大泽,有智慧活动的地域是见不到的,都被吃掉了。

辛筝虽见过超大型动物,但不是在陆地,而是在水里,云梦泽这样的大泽,云水漓水这样的大河里栖息的蛟、巨大水兽,以及在海上同鲛人打交道时见到的被鲛人驯化用来驮东西的巨大海兽。

大抵是海洋里有浮力的关系,海里的超大型巨兽比比皆是,最大的据说是鲲鱼,大如岛屿。不过那么大的巨兽鲛人也驯化不了,因而鲛人驯化的最大海兽是一种叫蓝鲸的鱼。

比元口中的腕龙惊人,腕龙不过相当于十头豨的体重,蓝鲸却是腕龙的五六倍,不仅可以拉动庞大的货物,拉不动货物后宰杀吃肉也能让一座城的鲛人吃很久。可惜蓝鲸只能少量养殖,无法大规模养殖。

蓝鲸以磷虾与小型鱼类为主食,不巧,这两样东西也是鲛人的主要食物。而蓝鲸每日要吃两到四十到八十石食物,这么多食物鲛人自己能养活多少人口?因而能养蓝鲸的鲛人部落都是数一数二的大部落,普通的鲛人部落自己都吃不饱,哪那么多食物喂蓝鲸?

少量养也是养,然鲛人养蓝鲸这类海中超大型动物的经验陆地生物显然借鉴不了,陆地食物与海洋食物就不是一个体系。这种情况下,元能提供的经验就很有用了,哪怕都是失败经验,但失败乃成功之母。

辛筝翻出纸笔将元提供的失败经验都记了下来,回头和恐龙幼崽一起卖给龙伯。

至于龙伯能不能养,辛筝觉得能,恐龙又不是一种动物,而是一个大家族,植食、杂食、肉食与各个体型都有,即便恐龙不合适,超大型植食动物中又不是只有恐龙这一类。

元洲是见不到什么超大型动物了,但别的大陆因为没有智慧生物或智慧生物武德不如元洲诸族充沛的缘故,自然生态还很完整,总能找到一款适合龙伯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