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志才认主之后,孔明兴冲冲的拉着他回到了会场,并让他坐到了身旁,看得曹操眼红不已。
这时,守卫再次入内来报,但曹操却早已麻木,完全提不起兴趣。
“报!平难中郎将率本部人马前来参与会盟!”
“平难中郎将?”听到这个名头,众人都有些蒙圈,这是谁啊?
片刻之后,袁遗说道:“平难中郎将张燕,就是那黑山军的首领。”
“是他!”
听到张燕的名字,众人惊呼不已,没想到他这个反贼居然会来参与会盟。
孔融当即大喊道:“一介反贼耳!轰出去!”
袁术也是看不起张燕这等人,高声说道:“此人乃是汉贼,我等不屑与之为伍!”
见袁术已经表态,张超、乔瑁等人纷纷附和,唯有孙坚一言不发。
这时,陶谦说道:“黑山军兵强马壮,乃是一大助力,我们不应该拒绝他。”
陶谦此言,主要是因为他麾下的泰山五贼。他能够迅速稳定徐州,靠的还是臧霸等人,所以他认为这些人只要用好了,绝对是一大助力。
“我曾经与黑山军交过手,他们实力强劲,在对付董卓的时候绝对可以派上用场。”
公孙瓒认为黑山军实力强劲,招揽他们利大于弊。
此时,以袁术为首的诸侯认为不应该接纳黑山军,而陶谦和公孙瓒则认为应该接纳黑山军,作为盟主的袁绍一时有些难以决断。
“诸位,且听小人一言。”戏志才拱了拱手,说道:“黑山军主力就屯驻在冀州西侧,冀州又是联军的屯粮重地。若是我们拒绝了张燕,将他推到董卓那一边,则冀州危矣。”
韩馥闻言,惊出一声冷汗,连忙附和道:“正是!正是!此时我们应该同心协力,共同对抗董卓!”
众人听闻,也觉得戏志才说得有些道理,而袁绍早就对冀州有了一些念想,自然不希望黑山军去霍霍冀州,所以他当即下定了决心,命人带张燕入帐,算作第十九镇诸侯。
张燕现在并不想与这些诸侯为敌,所以他入帐之后,并没有显得多么的猖狂,而是十分的平易近人。
“平难中郎将张燕见过诸公。”
众人也拱了拱手,算作还礼。礼毕,张燕也不挑不拣,直接坐在了末位。虽然张燕表现的十分低调,但他身后的四员大将还是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打头那人身长一丈,腰大数围,铁面胡须,虎头环眼,声如巨雷,手提一双板斧,看起来分量不轻。
第二人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臊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皂直裰背穿双袖,青圆绦斜绾双头。鞘内戒刀,藏春冰三尺;肩头禅杖,横铁蟒一条。
第三人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腰间挎着一口宝刀,背上亦背着一把长枪。